芒果体育乡村,是丰收的沃土,是安居的乐园,更是民族复兴的基石。“十四五”时期,宁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民生工程的战略支点,以系统化和工业化思维破解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难题,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楚沩大地上书写了农业强、农村美芒果体育、农民富的生动篇章。
“随着‘农田三变’改革的深入推进,我的种粮事业一步一步走向高峰。”作为一名“90后”新农人,杨志斌原本在外地务工,2020年他却毅然决定返乡务农。2024年,他年收入达到了180万元。“现在,小田变大田,田块变成了5-10亩的连片田,农机作业畅通无阻,亩均成本直降70元。我一口气承包了1300亩,搞规模化经营,这样成本更低、效益更好!”
粮丰天下安,粮食安全是民生的根基,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举措。“十四五”期间,宁乡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产量、调优结构;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推进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建设,构建起粮食安全发展新格局,实现粮食连年增产。
宁乡市因地制宜开展“农田三变”三年行动,积极引导小户变大户,着力推进小田变大田,全力落实一般变高标。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1.38万亩,种粮大户总数达到2859户,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万亩,流转率超66%,户均增收200-300元/亩。高标准农田投融资创新模式、投融资创新工作做法获农业农村部典型推介,入选长沙市十大改革创新案例。集成推广良种、良机、良法,全面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插机抛、低镉品种、绿色防控、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粮食生产新技术。“十四五”期间,建成育秧工厂38座,农机总动力达201.5万千瓦,水稻种植综合机械化率达89.35%,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53.79万亩,水稻机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合作社建设、秸秆离田及综合利用等领域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梯次建设粮食生产省级万亩示范片、长沙市“四高”综合示范区、市本级万亩示范片区10个芒果体育。粮食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连续7年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接下来,宁乡将继续聚焦稳面积、提单产,多种粮、种好粮,积极打造“宁乡香米”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建设省会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中心,以春华秋实的不辍耕耘,在时代的田垄上,奋力书写“端牢中国饭碗”的坚实答卷。
六月宁乡,暑气初蒸,蝉鸣织成绿绸。湖南楚沩香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沩香农牧)的办公室里,负责人曾青华刚放下一个养殖户的咨询电话,目光掠过电脑屏幕上,一组数字跃动着勃勃生机:“去年营收1.2亿多元,今年势头看涨,冲刺1.7亿元没问题。”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和源泉。宁乡市依托农业资源禀赋,以三产融合、品牌驱动、科技创新为核心路径,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大力发展生猪、烟叶、茶叶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正大百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建设,有序完成“2024年湘猪产业集群”建设任务。全市目前从事养殖活动的存栏300头以上或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共256家,国家级和省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8家,生猪年产能稳定在130万头以上,居全省第二。制定《宁乡猪饲养技术规程》《宁乡猪遗传资源保护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宁乡花猪年出栏52万头(含配套系),花猪产业链综合产值超50亿元,品牌价值约53.8亿元。
全面推进“烟粮双优”工程建设,实现烟叶种植面积6.2万亩(烤烟5.53万亩,晒烟0.67万亩),收购产量16.3万担(烤烟13.6万担,晒烟2.7万担),税收6113万元,居全省第四。预制菜产业增长强劲。培育原材料供应基地15个,面积15000亩。其中3000亩香芋、万亩辣椒全部实行标准化订单生产和保底价格收购;预制菜链主企业彭记坊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5家链上企业年度产值超60亿元。彭记坊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解决了500余人的就业,还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芋农亩均收入超8000元。
宁乡现已初步形成了粮食、畜禽、烟叶、蔬菜、茶叶、水果芒果体育、中药材、水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十大农业产业。全市现有农业企业139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0家、农业龙头企业107家。2024年农业总产值258.73亿元,一产增加值148.84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690亿元,均居全省第一。
今后,宁乡将继续打造一二三产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互通的完整农业产业化体系,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融合主体,持续培育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乡村休闲旅游、体验农业、康养农业等“农业+”多业态,示范引领宁乡乡村振兴发展芒果体育。
村道整洁平坦,两侧绿树成荫,村舍错落有致……说起村里的变化,青山桥镇花园村村民文淑元竖起了大拇指,“村里环境好了,生活更舒心了。”
良好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把农村建设得美好,农民群众才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宁乡聚焦高标准打造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农村更加靓丽的愿景。以“两袋两桶”为载体,采取“五点减量”方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建立“农户源头分类减量、保洁员上门回收、村镇集中二次细分、全市统筹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置工作机制,建成垃圾分拣中心253座、垃圾压缩中转站14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推进“厕所革命”,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14483座,农村新建住房全部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用厕所普及率达96.37%。建设农村无害化公厕148座。
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增负债、精细精美”的总体要求,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通过“以奖代补”高质量创建美丽宜居村庄610个、示范片5个,“梦里乡村”综合试点项目1个,争创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3个,创建省级“和美湘村”27个。充分挖掘美丽乡村优势资源,围绕美丽宜居村庄打造“美丽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美丽乡村的多元生态价值逐步向“美丽经济”转变。
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开展以党员“三亮三比”行动推进片组邻“三长制”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坚持党员、干部带头,持续推进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群众人情开支减少30%以上。进一步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乡村治理体系。大成桥镇“三三制”入选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单位,成功创建5个长沙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芒果体育、1个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建设,促进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宁乡市以坚定的步伐、务实的举措,不断书写着农业发展的新篇章。展望未来,宁乡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宁乡智慧”和“宁乡方案”。(范婷)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