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体育抬头是画,入目是景,行走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公路两侧整洁清爽、房前屋后干净敞亮、广场公园花草盛开、茶山苍翠生机勃发、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这些,都得益于芭蕉侗族乡以党建为引领,群策群力扎实开展“清洁家园”行动。
“以前有大风、下雨天气,垃圾被吹得满地跑,河里到处都是,很难处理。”芭蕉侗族乡黄连溪村村民杨凤兰说,现在村里不断开展垃圾定点投放宣传,大家纷纷参与,家家户户相互监督,环境洁净多了。
“以前环境不尽如人意,现在连小孩儿都知道垃圾不能乱扔、东西要摆放整齐芒果体育,挨家挨户一比较,谁都不比谁差。”寨湾村党员黄常友高兴地说。
朱砂溪村“民间河长”罗琴介绍,集中整治行动开始后,河道治理效果很明显。河边路边芒果体育、背街小巷,一个个人居环境顽疾被“治愈”的背后,是芭蕉侗族乡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攻坚治乱的结果。
该乡采取“先易后难、先清脏后治乱”的整治思路,以“家洁、院净、村美”为目标,聚焦人居环境整治难点、堵点问题,全面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整治行动,全方位清理“三堆两垛”“四乱”,挨个化解“疑难杂症”芒果体育,推动环境整治从面上清洁向村庄周边、房屋庭院、道路沿线拓展,不断刷新乡村颜值。
看山,苍翠葱郁;望水,碧波澄澈;进村,曲径通幽;入院,别致静雅这是芭蕉侗族乡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的缩影。
“我家就在主路边上,门前的这段公共区域由我包保负责,自然是责无旁贷!”提起如何保持公共区域整洁如新,寨湾村草子坝组大组长邹坦国拍着胸脯说,“我带头维护门前的卫生,路边的居民有样学样,大家都很齐心。”正如邹坦国所言,由党员、大组长带头,群众共同维护环境在该村已成常态。
“车头朝向要一致,门前不要甩垃圾、倒脏水,保持整洁”每天上午8时,高拱桥集镇的经营户谢良芳便开始了一天的巡逻,查看商户门前的卫生情况。“我们这条街是高拱桥的门面,每家商户都不可以掉链子,这叫木桶效应。”她形象地比喻道。为保持集镇卫生常看常新,高拱桥村将集镇经营户组织起来,实行排班值日制度,充分调动经营户主人翁意识。
同时,为了让乡村人居环境“一直美”,芭蕉侗族乡鼓励各村因地制宜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各村纷纷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活动,推动“清洁家园”行动由集中整治向长效管护转变。
与“清洁家园”行动并驾齐驱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在整治环境卫生的同时,该乡还倡导文明祭祀、生态培肥等绿色生活方式,起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潜移默化作用。
“以前看到环境脏乱,感觉事不关己,但自从参加清洁家园行动以后,见到垃圾不仅会及时清理,还会喊周边邻居一起维护,大家也都接招,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高拱桥村村民邓勇说芒果体育。
“村庄面貌改变带来的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寨湾村党支部书记谭照琴感叹,“以前是比谁家的房子修得大,现在是比较谁家的庭院收拾得美。”
“无事酒费时费力又不讨好,好久没人整了。”高拱桥村民兰情朋笑呵呵地说,“讲排场、比阔气、爱攀比这些已经过时了,我们现在流行的是慕净爽、尚勤俭,这是我们共同商定的院落公约。”
用“齐整治”遏制顽瘴痼疾,用“同管护”实现长效常治,用“共遵守”规范日常生活,“清洁家园”行动带来的蝶变效应正在芭蕉侗族乡显现,使天蓝水碧生态美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目可及,一幅幅美丽画卷正由点及面、串珠成链芒果体育,徐徐展开。